<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祁连概况 领导风采 政务动态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交流 热点专题 应急管理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按公文种类分类 > 州府文件
        【北政办】海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推进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的意见
        来源:    时间:2016年04月22日    

        海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推进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

        建设的意见

         北政办〔201616

         

        各县人民政府,青海湖农场,州政府各部门:

        根据《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的意见》(青政办〔201572号),为加快推进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努力探索全州草地畜牧业新途径、新模式,经州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发展思路

        以全省“三区”建设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理念和政府主导先行先试,以实现草原保护和牧业提质增效、牧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为核心,以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建设和探索集约化草地生态畜牧业经营新机制为重点,积极开展草原生态保护、草畜联动、多元化服务和产业化发展,深入推进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逐步形成合理的产业区域布局、科学的草地畜牧业生产经营新模式、完善的服务体系、市场体系、产品标准化体系,促进畜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高效性转变、生态保护和畜牧业生产协调统一,全面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畜牧业良性发展体系。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草原生态保护作为衡量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成效的标准之一,且贯穿于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的全过程,统筹安排,协调推进。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和协调发展的理念,科学整合草场、牲畜等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探索畜牧业生产经营新机制,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促进草地生态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坚持重点创新和辅助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紧扣培育型农牧民经营主体建设和探索集约化草地生态畜牧业经营新机制重点建设,并结合自身实际,择优开展草原生态保护、草畜联动、多元化服务和产业化发展等四项创新内容,要尊重自然规律、市场规律和群众意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施策,走特色鲜明发展之路。

        (三)坚持主次兼顾,统筹推进的原则。在推进试点合作社创新工作的同时,鼓励其他合作社开展试点先行,通过先行先试,总结成功经验,组装成熟模式,按“试点-示范-推广”路径推动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

        (四)坚持政府引导和扶持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政府引导和推动,加大政策和项目扶持力度,提供服务指导和物质保障,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市场环境,推进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进程。

        (五)坚持整合项目合理推进的原则。充分整合项目的资金,集中支持合作社开展试点创新建设,发挥好政策、项目拉动作用,调动牧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

        (六)坚持推广股份制合作经营模式的原则。在推广股份制经营模式的基础上,创新探索草地生态畜牧业经营新机制,做到全州草地生态畜牧业建设“一盘棋”统筹推进。

        三、实施步骤和目标

        (一)试点阶段(2015年至2016年):通过重点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建设和探索集约化草地生态畜牧业经营新机制建设,按照自身发展实际需求,积极开展草原生态保护、草畜联动、多元化服务和产业化发展等四项创新建设,选择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基础较好的365体育娱乐手机平台_足球比分365_office365个人邮箱为重点试点县,完成门源、海宴、刚察3个其他县共计8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试点单元建设任务,突出落实各试点单元近2年内重点发展任务和实施内容,并合理布局其它县、乡镇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重点试点任务,力争做到创新和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草畜联动、农牧业经营主体建设、集约化草地生态畜牧业经营、多元化服务和产业化发展新机制六项任务区域布局合理、主体鲜明、平衡推进。总结和探索草地畜牧业生产经营新经验与新发展模式,为全面开展示范推广奠定基础。

        (二)示范推广阶段(2017年至2018年):通过大力推广草地畜牧业生产经营发展新模式,进一步规范全州78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经营与管理,有效协调发展生产与保护生态的关系,实现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和增长方式的有效转变,富余劳动力得到有效分流和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的目标。

        (三)全面提升阶段(2019年至2020年):2020年建立起生态畜牧业联合社为主体,其他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为辅助的高度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的草地生态牧场发展格局,实现人、草、畜平衡发展,提高畜牧业发展水平;全面建立保护与建设结合、保护与发展协调的草地保护利用机制,努力使草地生态环境趋于好转,草原植被盖度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55%以上,草原生产能力得到恢复;全面建成组织化程度高、规模化经营能力强、产业化水平高、基础设施配套完善、高原特色鲜明的草地畜牧业生产经营机制,试点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牧户加入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比例和牲畜草原优化重组率大到90%以上;重点试点县试点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草原生态保护机制得到创新,草畜联动水平显着提高。

        四、重点任务

        (一)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与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加大项目带动和资金整合力度,最大限度发挥项目建设对畜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二是与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结合起来。通过引导牧民用好生态补奖资金,巩固禁牧和草畜平衡以及减畜成果,优先将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理事会或监事会成员纳入草原管护体系中;三是与科技创新结合起来。围绕畜牧业经济结合调整、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创新,大力推广使用科技技术,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四是与加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集合起来。积极推广“村两委+合作社”的运行模式,推行“四议两公开”管理制度,促进增长方式和经营方式转变,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二)提升物质装备水平,夯实物质保障基础。一是进一步完善标准畜棚圈、划区围栏、储草棚、注苗栏、药浴池、种畜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人工饲草料和畜产品基地建设,建设一批专业化、商品化、规模化程度高的特色生产基地。强化人畜饮水工程和草原灌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合理配置剪毛机及饲草料种植、收割、加工贮运配套机械,提高畜牧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三是加快引进技术实力雄厚、市场开拓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加工适销对路的产品,做好产品加工环节的有机认证;鼓励龙头企业领办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构建以股份合作联结型为主,以合同订单型、价格保护型、服务协作型和流转聘用型为补充的新型生态畜牧业经营体系,四是建立和完善州、县、乡三级自然灾害应急防控体系,加快推进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新型经营主特饲草料物资库建设。

        (三)创新生产经营新机制,推进产业化发展。一是鼓励发展跨村、跨区域组建生态畜牧业联合社。通过建立经济联合实体,强化内同各项管理运行机制,优化配置畜牧业资源,形成产业联盟,实现产业链一体化运作,在体制机制和“四个转变”上取得根本性突破;同时积极推进农牧交错区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组建。二是创新草原生态保护新机制。建立草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监管机制,落实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开展草原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创新退化草地治理模式,建立天然草地和禁牧草场产草量动态监测与草畜平衡指标定期公布制度及季节性利用新机制,实现保护和利用协调发展。三是加快建立完善特色畜产品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我州畜牧业资源优势,以打造绿色、有机畜产品特色品牌为目标,加强优良畜种标准化体系和可追溯体系建设,推进绿色、有机产品产地、基地认证,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努力实现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品牌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变。

        (四)建立多元化服务新机制,推进试验区建设。一是加强实用新技术推广应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用技术推广普及,重点推广牦牛藏羊和半细毛羊高效养殖技术、畜产品精深加工、生态治理、饲草料生产加工等畜牧业实用新技术。二是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和健全基层畜牧技术推广及服务体系,完善县级兽医和草原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和技术支撑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土地(草场)流转服务体系及经营权纠纷仲裁体系;健全县、乡、村或合作社三级动物防疫检疫网络和应急体系;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和有机畜产品追溯体系;建立和完善畜牧业投入品的禁用、限用制度。三是加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和涉牧社会化服务主体的培训力度,重点开展生态畜牧业发展、合作社管理运行和电子商务技能培训。

        (五)拓宽投入渠道,为试验区建设提供保障。一是加大地方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建立稳定的增长机制。加强项目资金整合捆绑使用,通过运用贴息、专项扶持等方式。有效放大支农资金效应。二是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衔接协调,争取贷款支持。引导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畜牧业建设,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完善牧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合作社贷款制度。三是引导、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大力开发畜牧业保险市场,加快畜牧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及探索建立适合不同地区、不同畜种的政策性保险制度。四是鼓励利用山东援建资金开展试点建设,开展由州对口援建办在重点试点县365体育娱乐手机平台_足球比分365_office365个人邮箱建立试点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资金集中使用试点工作。有效探索资金集中使用经验。

        (六)制定落实优惠扶持政策,为试验区建设提供政策保障。一是建立激励机制。对创造性开展工作、经济效果显着以及在绿色、有机产品产地、基地认证等方面获得奖项和各类食品博览会中获奖的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给予奖励,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形成激励机制。二是落实减免政策和用地政策。全面落实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规定,减免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在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有关税项。三是土地划拨方面给予优惠或减免。落实好国土资源部、农业部下发的《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对养殖小区建设用地及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进城镇发展二、三产业的土地划拨给予优惠或减免。

        五、组织领导

          各县政府是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全面落实行政领导负责制,组织好各有关部门统筹推进试验区建设。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制定工作方案,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综合绩效考核机制,做好群众的发动、组织工作,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加强舆论宣传,形成全社会关心、参与、支持试验区建设。对草地试验区建设目标责任落实,工作突出,考评结果优秀的地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及成绩突出的优秀工作者给予表彰奖励。

                      海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