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学前教育,将学前教育摆在重要议事日程。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制定了《门源县2011年-2015年幼儿园、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在学前教育工作中,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建管并重,突出公益,规划发展,促进均衡”的发展思路;坚持与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协调发展的思路,努力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示范,农牧区走教点同步发展”的格局;坚持规范化发展方向,提高质量,以城带乡,统筹协调发展模式,推进学前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二)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园条件
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门源县政府通过多方筹措资金,投资170万元,修建了县第一幼儿园综合教学楼;由山东省投资950万元援建的幼儿园目前已投入使用,新建成的幼儿园占地面积达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294平方米,使生均建筑面积由原来的2.2平方米增加到5.2平方米;同时,实施了投资554万元的双语幼儿园的建设工程和投资481万元的 9 所闲置幼儿园的改造工程;并先后投入资金305.8万元,配备了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玩教具和室内设备设施,同时从各中心学校调配了电子琴、电视、VCD等;县财政为志愿者、保育员、入园(点)幼儿统一缴纳校园方平安保险金30340元;借用村党员活动室25间、村文化站3间、农舍7间作为幼儿教室,解决了门源县走教点缺校舍的燃眉之急。以上举措极大地改善了门源县学前教育办学条件 。
(三)公开招考志愿者,规范教师培训,更新教育观念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后,按照公开、平等、择优的原则,门源县邀请省有关专家,通过笔试、面试、体检等共招募走教点志愿者114名,保育员155名。
同时,门源县将幼儿教师培训纳入全县教师素质提升规划,加大幼儿教师培训力度。在培训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一是积极选派教师外出培训。近三年来,共选派20 多名教师赴外地参加了培训;另外,组织新考录的64名不占编学前教育工作人员参加州级培训,使新上岗教师明确了幼儿教育的基本教育方式,提高了综合素质;二是大力开展县级培训。县教研室、学前教育办公室将幼儿教育列入教研工作计划,每学期开学前对幼儿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并深入各幼儿园和走教点开展业务指导工作。三是强化校本培训。各幼儿园和中心学校从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校本培训活动。一方面,从改变教师的观念入手,加强理论培训学习,集中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以及幼儿教育理论知识;另一方面,结合工作实际,灵活地确定培训内容,如针对个别教师工作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但不善于与家长沟通,工作常常处于被动的状况,进行了“如何进行家园沟通”专项培训。对全县走教点志愿者集中进行了岗前培训、为期5-10天的全面跟班培训。
通过以上培训,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所提高。近年来,门源县幼儿教师在参加州级以上各种教育教学竞赛活动中,获得奖项169 个;42篇教学论文在《海北教研》上发表,7篇论文在《青海教育》上发表。
(四)规范制度建设,完善管理体系
门源县结合实际,加大对幼儿园教师的管理力度,制定完善了《门源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管理办法》、《门源县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办法》、《门源县中小学(幼儿园)年度教育工作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等教师管理办法,加强对幼儿园教师的管理工作,特别是在年度工作考核中,根据幼儿园教育特点,突出校园安全、卫生保健、家园联系、文娱活动等工作内容。同时,各幼儿园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初步形成较为健全的管理网络。规范办园行为,科学安排走教点一日活动计划。为了规范走教点办学行为,教育局组织相关人员,制定了《走教点安全管理制度》《班主任工作制度》《保育员管理制度》等,并根据农牧区幼儿年龄段、地域差异和所处环境等特点,详细研究,科学制定走教点一日活动计划和课程表,为丰富幼儿的活动和综合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五)统一教学用书,开发幼儿读物
门源县幼儿园统一使用人教版教材,每学年由县教研室对各幼儿园、学前班的教材征订单进行审定,同时给教师订购了《学前教育》、《中华家教》等书籍;在幼儿读物方面,要求幼儿园订购内容健康、符合幼儿特点的图书,如《看图说话》、《语言》、《智力开发》、《启蒙教育》、《红袋鼠》、《幼儿大世界》等。在幼儿读物管理及使用方面,制定了《图书室管理办法》、《图书借阅制度》等制度,使现有图书得到充分利用。
同时,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门源县各村幼儿园混编班的实际,自编《享受语言》、《分享艺术》等走教点幼儿教材6套共10000余册,使走教点开齐了幼儿教育阶段的基本课程。
(六)开展特色教育,防止“小学化”倾向。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学前教育规律,认真坚持学前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充分利用幼儿玩教具,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锻炼幼儿强健体魄,激发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除开设五大领域的8门课程以外,还开设了特色课程,如:电子琴、舞蹈、绘画、珠心算等。
(七)重视安全工作,创建平安校园
门源县将安全办园作为顺利开展各项活动的前提和保障,通过制定《幼儿园安全工作考核细则》,完善安全管理机制。每年年初,县教育局与各幼儿园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增强园领导和教师的安全意识,同时,各园利用宣传栏、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安全教育,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由于安全工作从大处着眼,细处着手,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近年来,全县幼儿园无安全事故发生,为创建平安幼儿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八)强化宣传,深化群众对走教工作的认识。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及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等形式多渠道宣传国家和省州对发展学前教育作出的一系列政策规定,让广大群众提高对及发展学前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性的认识,使他们真正了解发展学前教育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是促进人纵深发展的奠基工程,最大程度的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