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祁连概况 领导风采 政务动态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交流 热点专题 应急管理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公共资源配置 > 经济发展
        扎麻什乡:“四个到位”唱响“团结颂”
        来源:    时间:2021年10月19日    

        近年来,扎麻什乡牢牢把握“扎扎实实推进民族地区发展”这一重大要求,按照打造“美丽扎麻什、幸福扎麻什”这一目标定位,团结和带领全乡广大党员干部,切实转变观念,把民族团结进步的“大写意”变成具体工作中的“工笔画”,聚力全乡各族群众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和提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成果,为全乡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夯实根基。

        提高认识,确保思想教育到位

        思想是先导,认识是关键。全乡深入开展学习贯彻落实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各类活动,从领导班子思想认识抓起,组织班子成员认真开展学习,切实把好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作为提升全乡工作第一关,并以此压实推进,通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干部周一例会、村“两委”学习会、党员群众大会等,抓好“关键少数”层层传导学习,不断增强全乡党员、干部、群众对县委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认识。目前,共开展专题学习会36次,受教育人数达3000余人。

        落实责任,确保工作推进到位

        为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扎实开展,在保证机构不撤、人员不减、工作不变的情况下,乡党委及时调整充实领导小组,补充配备了民族工作兼职干部。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扎麻什乡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分级负责体系,乡党委与各村支部签订创建工作目标责任书8份,把创建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中,明确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下派创建指导员,10名班子成员倾力指导8个村创建工作。建立党员干部驻村制度,帮助村干部理清创建工作思路,制定创建工作计划,协调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

        注重宣传,确保舆论引导到位

        班子成员和下派创建指导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及时将“两个共同”主题、“三个离不开”思想、“五个认同”意识向群众讲清说透,充分调动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创建的积极性。用好“互联网+”,利用已开通的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微信群、班子与驻村干部微信群和各支部书记与支部党员建立的三级微信群,宣传和转载民族团结方面的政策法规,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切实发挥好全乡10名“五老”人员在群众中威信高、口碑好的作用,采取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方式,组织“五老”人员上门宣讲国家民族政策,切实将“民族团结的国家最强大、民族团结的人民最幸福”这一理念深入培植于群众中,为创建工作的深入推进创造了最有力的环境。目前,共开展宣传活动8次,发放宣传资料2800余份,悬挂横幅30余条。

        创促结合,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始终注重“班子深入一线,群众打成一片”的原则,结合党委“五项主体责任”聚力推进“四项重大任务”,实现了抓创建与促发展、抓提升与促效能“双赢”。一、乡党委以绿色发展的使命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乡党委切实扛起生态保护的重大责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乡村绿色发展步伐更加稳健。“河长制”巡河长效机制全面落实,境内50公里的黑河流域扎麻什段及14条支流严格按照水资源保“三条红线”进行管理。扎麻什流域综合治理和黑河流域工程使境内生态效益和防洪效益更加直观。严守12550亩耕地保护红线,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得到合理保护。通过PPP模式探索乡村垃圾规范化收集。全乡8个村被纳入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8个村的村容村貌均通过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得到改善。3个村实施了人居环境改善工程。3个村的山体滑坡得到综合治理。以“村两委+”共建共享共管模式积极推进郭米祁连山国家公园门户村建设。二、乡党委以严守底线的思维和突破界限的格局,狠抓乡村基层治理。乡党委强化责任担当,推动社会治理关口前移,努力缩小乡村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三年专项行动,加强村级公共场所、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严厉打击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切实发挥河北村综治中心作用,按照“一核四治四微”的管理模式,年均为群众代办事项132件,调节矛盾纠纷化解率达100%。围绕团结和谐、宗教和顺、社会稳定的目标,营造出“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氛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了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等“一约四会”制度,相继开展了“美德乡村”、“平安村”、“无毒村”、“民主法制示范村”等创建活动。建立了“三落实、五推进”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举措。严格执行重大事项和重大活动社会风险评估制度。三、乡党委以执政为民的理念和群策群力的方式,增强群众的幸福感。乡党委始终将民生福祉作为最大追求,各项惠民政策持续跟进,全乡扶贫、教育、卫生、文化、社保、通讯等社会各项事业统筹发展,群众幸福生活更添动力。控辍保学措施更加完善,村级幼儿园功能更加齐全,全乡教育质量位居全县前列。篮球、射箭、则柔、花儿等群众性娱乐活动更加向善向好。全乡15处饮用水水源地和17处取水口的安全举措更加明确。医疗参保率达99%。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达100%。公共交通覆盖8个行政村。广大群众通过宽带互联网“畅游天下”。社会保障救助体系更加健全,广大群众均通过民生一卡通享受到临时救助、低保救助、残疾人补助等资金,未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和重大环境、食品药品安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