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着力加强党建引领文化建设,阿柔乡以“美丽阿柔”建设为契机,建立“群众书屋”。书屋拥有各类藏书1000余册,书柜、桌椅等硬件设施齐全,阅读环境舒适温馨,每天都有农牧民前来研读种养殖、创业类等书籍,假期中孩子们也三两成群地来读书、写作业,群众书屋俨然成为了村民补充精神食粮的“加油站”“充电站”。
为保障书屋规范化运行,制定了《群众书屋图书阅览制度》《群众书屋图书借阅制度》《群众书屋管理员岗位职责》等管理制度,同时,通过设置管理员岗位、确定开放时间、改善书屋内环境卫生、增加书籍数量种类、建立完善借阅记录台账等举措,对书屋建设规模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吸引更多群众前来“淘宝”。
近年来,阿柔乡“群众书屋”依托平台阵地优势,将“群众书屋”向“青年之家”延伸,作为提高群众素质、丰富文化生活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组织开展了“党史学习•阅读经典”“大手拉小手•情暖寒冬”等活动,在全乡上下掀起了读书、用书热潮。草大板村妇联主席英珍卓玛是群众书屋的常客,每天业余空闲时间便会到书屋阅读,虽然只有初中学历,但她对读书的兴趣面却很广。“
书屋有千册实用书籍,不仅有种养殖实用手册,还有法律法规、家庭教育、杂志、小说等各类书籍,今天我在书屋两个小时,翻看了《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牧区养殖技术》等读物,内容生动实用,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们过上好日子的同时,还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谈起书屋建设英珍卓玛感慨的说。
书籍已成为群众“精神食粮”,不仅丰富了党群文化生活,也正引领着有求知欲的群众向科学养殖、发展现代农牧业迈步。下一步,阿柔乡将在创新建设方式上下功夫,完善书屋各项制度,积极探索开展各类读书活动,并针对不同层次群众的读书需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及时填充更新书籍,为群众阅读和寻找致富信息提供方便,将书屋打造成群众喜爱的“贴心屋”“知识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