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365体育娱乐手机平台_足球比分365_office365个人邮箱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发展战略,将发展全域旅游作为稳增长、调结构、扩内需、惠民生的重要支撑,发挥项目支撑、产业带动、宣传营销“杠杆效应”,撬动多产融合发展、提质增效,进一步开创“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生动局面,打响祁连“全域旅游示范区”金字招牌。
突出顶层设计,描绘发展蓝图。坚持城乡一体和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依托全县森林、雪山、湿地、冰川、草原、河流等资源优势,围绕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把生态保护贯穿城镇化建设全过程,按照“五个一批”思路,建设“天蓝、树绿、水清、地净”的生态县。整合一批旅游项目规划,编制完成《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20余部规划,将围绕全域旅游所实施的交通设施、生态整治、河道整治、城乡风貌改造等21个项目全部纳入全域旅游项目库。完成一批绿地建设项目,投资0.82亿元推进八宝河周边水系连通综合治理工程,先后建成二寺滩、龙鳞等生态公园,实施滨河路森林休闲步道、沿街休闲微景观、森林公园氧吧等绿地提升工程,基本形成“一路一景”“一街一品”的城镇园林景观格局。建设一批旅游特色小镇,按照“一乡一品牌”打造八宝镇旅游集散地、峨堡镇丝路小镇、默勒镇蒙风小镇等七个特色乡镇以及麻拉河村飞行小镇、拉洞台村卓尔山会客厅等五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推动形成“大旅游”格局,全县38个行政村完成美丽乡村建设,覆盖率达到84.4%,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1.18万人,占全县人口的20%。开展一批生态治理工程,制定《365体育娱乐手机平台_足球比分365_office365个人邮箱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重点抓好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清、五改、治六乱”行动,积极开展全域无垃圾示范县创建、河湖长制、山水林田湖治理修复等工程,完成“厕所革命”建设任务35座,建成垃圾填埋场5处,村庄生活垃圾处理率达83%以上。规划一批新兴旅游业态,计划投资36.8亿元规划建设黄藏寺水库、小拉洞峡、纳子峡水库、营盘台等风景区,积极探索发展水上娱乐、林下经济、冬季旅游、花海经济等旅游新业态,不断提升完善旅游吸引物。
激发旅游活力,做活融合文章。探索以全域旅游业为“引擎”带动地域产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模式,充分发挥“旅游+”“+旅游”等模式的辐射带动作用,着力发展摄影、户外、徒步、康养、研学、游牧、体育、休闲等模式,促进产业“承上启下”“接二连三”。以“文”促旅,提质量。深入挖掘“阿柔逗曲”“托茂民俗”“郭米则柔”等地域特色文化并纳入“祁连山生态人文旅游城镇廊道”,丰富旅游内涵。打造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文旅产品,如祁连石艺、祁连玉艺、祁连藏秀、阿柔绳艺等文创作品等地方特色产品不断走向市场,为全县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累计产生效益3000余万元。以“牧”兴旅,增效益。大力扶持牧游经济,以草原驿站、农牧家宾馆、家庭宾馆等为载体,推出骑马、射箭、篝火晚会等“牧游体验”项目和开发牦牛酸奶、风干牛羊肉、酥油、曲拉、黄菇等“牧游产品”,形成游客体验游牧生活、农牧民积极参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全域旅游带动了全县138家宾馆、141家乡村旅游接待点、38家文旅企业,累计共接待旅游人次449.83万人。以“网”旺旅,拓路子。打破祁连旅游价值的地理界限,以“直播+卖货+推广”的方式,邀请20余位民间非遗传承人、旅游大咖、网红主播,直播手工工艺品制作过程,推广本地人文旅游魅力,展示本地的自然环境、人文艺术、特色工艺品等,打通销售渠道,形成一批“互联网+”新兴行业,推动产生效益1000余万元。
全面宣传造势,擦亮全域品牌。深入挖掘祁连好山好水好风光内涵,提炼出“祁连山下好牧场”“中国的乌拉尔”“天境祁连”“东方瑞士”品牌营销宣传口号和宣传标识,形成口碑传播效应,充分释放祁连全域旅游魅力。培育创作基地,积极搭建“音乐家采风基地”“摄影家创作基地”和“青海影视外景拍摄基地”吸引知名导演、画家、音乐家、摄影家来祁创作,如滨州、祁连联合拍摄的脱贫攻坚主题电影《牛王》及《向往祁连》等作品享誉全国。创新营销理念,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新媒体和“抖音”短视频,积极策划推出系列营销活动,形成多渠道、高密度、叠加式的旅游宣传模式,《天境祁连·合集》《舌尖上的祁连》等短视频点赞量突破2000万引爆热点。发放3万余副“慢游祁连、乐享天境”消费卡牌,开展“引客入祁”奖励等惠民消费政策,发挥拉动经济效应,推进惠民措施的常态化、便民化和精准化。举办重大活动,通过以节造势、以势兴旅,切实增强祁连品牌影响力、美誉度和知名度。积极开展环青海湖自行车赛、国际飞行节、电光音乐晚会、全国露营大赛、祁连山草原风情文化旅游节等品牌节会,带动企业和游客积极参与到宣传营销、招商引资、商品购买中。近三年,旅游收入17.684亿元,实现旅游增加值占本地GDP比重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