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站位,勤落实,答好整治工作“政治卷”。始终把学习贯彻落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把“四个扎扎实实”“三个最大”“一个事关两个尤其”的重大要求,作为新时期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和整治工作的总方针,充分运用中心组学习、例会学习、开办讲座、微党课等多种方式组织全乡干部职工进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青海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及省委书记“三问”、州委书记“三个聚焦”等领导指示批示的学习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政治方向、强化政治担当。制定了《阿柔乡“聚焦‘三问’、大排查、大调研、大整治”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行动》等一系列工作方案,并严格实施,坚决把生态环境整治工作做好、做扎实。
高标准、严要求,答好整治工作“治理卷”。把生态环境整治作为乡村建设“头号工程”,集全乡人力、物力、财力,以大清理、大整治、大决战的态势投入到工作中来。按照“回头看,防止反弹”的思路,多次召开生态环境整治问题反馈会,对已整治完成的生态环境进行监督检查,形成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机制。成立乡村两级生态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制定下发生态环境整治工作方案,划分包干责任区。通过召开板凳会议、悬挂宣传标语、挨家逐户讲解相关政策,在重点村、重要部位张贴公告、工作群实时发布工作动态等形式,在全乡范围内张贴、悬挂宣传横幅10余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600余份,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50余份,建立起横到边、纵到底的工作网络,由点及面做到整治全方位、无缝隙,确保生态环境整治工作扎实推进。至目前,全乡共开展环境整治60余次,动用挖机、垃圾车30余台次,清理各类垃圾50余吨。
重机制、聚合力,答好整治工作“联考卷”。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属地管理责任到人、到片、到路段、到村的工作原则,扎扎实实抓好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周一办公区域集中清理、周五集镇区环境清理的双清理机制,将辖区范围划分为13个重点整治网格、30个分片包干责任区,利用“定格、定区、定人、定责”的手段,形成区域环境卫生整治“网格定人、区内有责、干群结合、多方联动、无缝覆盖”的工作格局。同时,通过实施党建引领网格化工作,把生态环境日常监管纳入网格化管理范围,村内每条街道都由村“两委”干部、党员、村保洁员担任环卫网格员,负责日常监管。频督查、勤考核,答好整治工作“质量卷”。结合“聚焦‘三问’、大排查、大调研、大整治”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召开专题会议,形成任务台账,建立整改清单,始终做到限时办结,对号销账。对辖区矿山进行拉网式排查,对所有涉矿企业状况进行详细登记,不定时对辖区内的厂矿企业实行动态巡查,督促开展生态恢复治理工作,同时由乡党委、乡纪委、乡派出所、环境综合整治小组办公室每周组织至少3次联合检查,随时通报、结果备案、年终汇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