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念筑牢根基 夯实生态文明高地
何 斌
青海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生态文明建设显着优势。作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汇聚奋进力量,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之大者”放在首位,深入践行“两山”理论,融红色基因于绿色发展,把党建活力转化成“生态绿能”,构筑生态文明高地的坚强堡垒。
政治统领“摆龙头”,筑牢生态“红根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凸显红色政治属性。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要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支柱。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时赋予青海的“三个最大”省情定位、生态安全地位、国土安全地位、资源能源安全地位等融会贯通,在学思践悟、知行合一中打牢政治功底。胸怀“两个大局”,用政治眼光看生态,站在一带一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地球第三极的更高视角、更宽视野,跳出生态谋生态。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结合省委打造八个“新高地”、建设“四地”要求,注重政治统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提升生态治理能力的政治担当,推动加快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党建引领念好“山水经”,打造生态环境“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基层各级党组织要聚焦主责主业,充分发挥党建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念好“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态系统“党建经”。以党建引领,生态共治为理念,统筹并联生态领域单位职责职能,通过组建“山支部、水支部、林支部、田支部、草支部”,把党组织前置在生态“链条”上,把党员内嵌在绿色“关节”上,聚力打造“生态党建共同体”,促使组织相加、工作相融,以党的建设成效推动和保证生态治理任务落地见效,实现生态领域“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全域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用良好生态环境打造绿色发展新引擎、经济增长新动能。
组织率领“青海青”,扛好生态“先锋旗”。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打造美丽中国青海样板,重在行动、贵在落实。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坚强意志。坚持生态抓党建、党建促生态,持续传承红色基因,发扬新时代“三牛”精神,保持朝气蓬勃、干事创业激情,厚植人民沃土,汲取中国之智,围绕“党建链”串起“生态链”,下沉“生产链”推动“经济链”,练就“生态本领”。要锐意创新,精准施治。擅长真学真信真用,善于填补生态“赤字”,成为生态、党建的政策通、活字典,结合生态旅游、生态种养、生态技艺,在生产生活一线稳扎稳打、善作善成,找准绿色发展坐标。要坚持人民至上,惯用泥巴腿丈量生态情,依托网格服务,推行“乡村吹哨,部门报到”。通过建立“红色清单、绿色账本”,采取“支部+集体经济+公司+基地+农户”等绿色发展模式,评选生态村社、绿色家庭等,提炼推广生态富民成果经验,做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