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镇坚持党建引领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着力破解组织碎片化、服务薄弱化等难题,积极探索城乡党建基层治理新模式,创新实施“蜂巢支部项目”工程,以组织体系为“蜂巢”,以党员骨干为“蜜蜂”,以为民服务为“蜂蜜”,扎实推进“筑巢、聚蜂、酿蜜”三项行动,通过建立“一核引领、多网融合、六治互促、精准服务”工作机制,打造了“智+治+制+帜”基层治理新格局。党建引领,让基层“智”理更具科学效力。八宝镇不断创新党员线、自治线、志愿线、服务线同向发力的“四线工作法”,以“蜂巢支部”作为活动开展主阵地,将党员管理和党员数据库作为掌握党员动态、实行党员“坐标式管理”的重要手段,以机关党员进社区搭建服务平台,将党员中心户作为干群沟通的桥梁纽带,推动党组织体系向城乡基层治理领域拓展,向小区院落等治理末梢延伸,让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有据可依,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引领、科学指导的作用,让基层“智”理更具科学效力。群众参与,让基层“治”理更有民主效力。创新基层党组织村(居)民议事会制度,构建驻区单位、(村)居委会、物业、居民群众等共同参与事务协商的“蜂声汇意室”,将驻区单位、居委会网格员吸纳为“小区蜂巢支部”兼职委员,定期召开党建联系会议,协商解决治理重点难点问题,在决策监管、民主协商、服务居民等方面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凸显基层“治”理的民主效力。党员在前,让基层“帜”理更具引领效力。推动党员“亮身份”,引导居住在区、在村党员“站”起来,尽“宗旨”之责任,建立“红色蜜蜂”功能队,打造核心力量,开展“设岗定责、党员领责”活动,打造“酿蜜工程”,实施“党员积分考核”制度,激发“在职党员进小区”新活力,认领党建联络、基层治理、民意收集等6类先锋岗位,动员党员进楼入户担任政策宣讲员、信息收集员、矛盾调解员、困难帮扶员、环境监督员等职责,把党员力量细化到每一个支部中,将红色细胞囊括入“蜂网”中,努力实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镇。目前,共计331名党员认领志愿服务事项,认领各类事项17件,让党员、群众在基层治理中不仅有获得感、幸福感还要有参与感,更增强了党员在基层“帜”理中的引领效力。制度保障,让基层“制”理更有法制效力。构建以“镇党委为核心,20个村、社区党支部为成员,N个党员、辖区单位、社会组织和企业为基点”的“1+20+N”模式,努力打造权责明晰、互联互动、上下贯通的“蜂巢式”社会治理组织架构。建立“1+3+N”协商议事制度,以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为载体,构建“党组织领导体系”“业委会自治体系”和“物业协同治理体系” 治理模式。完善在职、社区党员和红色楼宇长等群体有效参与社区治理的党员志愿者制度,做到党组织离群众最近、懂群众最多、帮群众最快,不断深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长效机制,推动“蜂巢支部”建设提质升级。充分发挥制度在基层治理中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加强基层治理法制化建设,基层“制”理才能更有法制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