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妥善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临时生活困难,切实提高对临时性、突发性事件造成生活困难群众的救助能力,扎实开展临时救助工作,让真正需要救助的对象得到及时救助。
加大宣传力度。为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对社会救助政策的知晓率,抽调民政局业务骨干分别赴全县7个乡镇45各行政村广泛宣传社会救助政策,为农牧民群众解读各项社会救助政策的功能定位、对象范围、救助程序、救助标准等内容,确保救助政策公开、对象公开、程序公开。至目前,已累计发放民政政策宣传手册2000余册。
优化救助渠道。针对不同的救助对象,通过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制度开展救助工作,进一步优化临时救助审核审批流程,对发生天灾人祸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对象,帮助其家庭渡过难关,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充分发挥临时救助最大功效,确保制度公平公正实施。
深入摸底排查。为切实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按照“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保民生”的原则,借助“四个奔着去”大抓落实活动、全县“大走访、大调研”活动等,主动加强对城乡困难群众看病难、就医难、生活难、就学难等问题了解、登记,针对不同程度的困难群众入户调查,全面了解困难群体中是否存在应救未救,对象政策落实是否到位,对应救未救的记录在案,及时研究解决。2018年以来,主动走访150户,梳理排查出主要问题6条。
规范救助程序。为确保临时救助资金发放到位,民政局建立“县—乡镇(街道)—村(居)”三级工作体系,严守规定程序、把握关键环节进行救助。2018年以来,临时救助困难群众3234人,发放救助资金1303.4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0户402人,救助资金149.3万元,有效解决了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