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祁连概况 领导风采 政务动态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交流 热点专题 应急管理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简报
        365体育娱乐手机平台_足球比分365_office365个人邮箱制定容错纠错办法为“实干者”撑腰鼓劲
        来源:365体育娱乐手机平台_足球比分365_office365个人邮箱委宣传部    时间:2018年11月19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部署要求,365体育娱乐手机平台_足球比分365_office365个人邮箱制定出台《365体育娱乐手机平台_足球比分365_office365个人邮箱干部容错纠错办法(试行)》,激发全县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活力,营造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合理容错的良好环境。

        “七种情形”构建研判“链条”。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准确把握“七种研判情形”:在研判节点上,区分是在法律法规和纪律尚未明确禁止前实施的,还是明令禁止后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在研判方向上,区分是否符合中央和上级决策部署的,还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的;在研判程序上,区分是按照充分研判、集体研究、科学决策的,还是利用职权独断专行、搞暗箱操作的;在研判目的上,区分是为了推动工作,维护群众利益,还是为个人、他人或者小团体谋取私利的;在研判原因上,区分是因不可抗力因素或经验不足而造成的失误或失败,还是主观故意、失职渎职的;在研判结果上,区分是推动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还是阻碍和破坏经济建设、社会秩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在研判处置上,区分是积极主动采取措施消除影响或挽回损失的,还是掩盖过失、知错不改的。对容错问题由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具体分析,准确作出判断和认定,对该容的大胆容错,不该容的坚决不容。

        “11种情形”明确容错“条款”。明确可进行容错的11种情形:在落实党委、政府重要决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生态保护、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中,因大胆履职、大力推进出现一定失误或引发矛盾的;在推进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中,因无先例遵循,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一定失误或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在招商引资、城乡治理、项目建设及民生工程实施中,因促进发展、创造性开展工作或不可预知因素导致政策规定执行出现一定偏差、造成一定损失或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在按规定程序向上申报政策、项目、资金等工作中,因不可预知因素造成一定损失或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在政策法规把握和执行中,因政策界限不明确或政策法规调整影响出现偏差的;在化解矛盾焦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及推进企业转型升级中,因维护全局利益,依法履职、大胆推进,勇于破除障碍、触及固有利益出现一定工作失误或引发信访问题的;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或风险较大工作中,因主动揽责涉险、破解难题、积极担当作为,出现一定失误或偏差的;在处理各类紧急、突发事件中,因突破常规和惯例及时应对处置出现一定失误和损失的;在服务项目、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中,因提高效率进行容缺受理、容缺预审出现一定失误或偏差的;在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从严管理干部中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出现一定失误错误的;其他符合容错情形的。

        “三步认定”规范申请“程序”。提出申请。单位或者个人即将受到或已受到问责追究时,认为符合容错条件的,应在10个工作日内,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向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依据。核实认定。建立干部容错联合认定机制,由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及相关部门共同参与,根据容错申请,对申请事项进行调查核实,对符合容错条件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认定,予以免责或从轻处理;对不符合容错情形的,维持原处理决定。反馈备案。核实处理决定作出后,组织人事部门会同纪检监察机关及时将认定意见送达申请单位或者个人,并将相关材料归档备案。容错工作实行一次认定终结制,对认定结果有不同意见的,除上级另有规定外,不再重复受理认定。

        “四项机制”完善纠错“保障”。根据不同认定结论,区别对待,妥善处置,充分体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建立教育引导机制。注重抓早抓小,对工作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对存在过错或失误的干部,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及所在单位党委(党组)对其及时开展谈心谈话,既指出存在问题,又明确改进方向。建立常态纠正机制。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定期开展“支部统一党日”“机关党建联盟”、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党内政治生活以及组织召开干部监督联系会议,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评议党员、收集整理干部现实表现情况等举措,及时纠正错误,防止小隐患发展为大问题。建立关心关爱机制。对给予容错纠错的干部要及时了解思想动态,定期开展诫勉谈话,帮助放下思想包袱,给予组织上的关心关爱。建立澄清保护机制。落实干部谈话函询了结问题线索反馈机制,对反映不实或者没有证据证明存在问题的,予以了解澄清,并给予反馈。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认真甄别举报线索,对恶意中伤、散布谣言、诬告陷害的,严肃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依纪依法作出处理。将诬告陷害行为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挂钩,并纳入失信“黑名单”。对受到不实反映的干部,及时澄清正名、消除顾虑,引导干部争当促进派、实干家,专心致志干事创业、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