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总体要求,竭力探讨党建工作新举措,全力推行“4341党建工作法”,不断构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使党建工作稳步推进。
落实“四项举措”靠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一是严抓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党委书记抓党建责任制,制定党建工作要点,细化分解目标任务,与所属党支部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落实责任,定期召开党委会、党委工作例会,研究、安排部署党建工作,推动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落实,目前召开党委会、党委工作例会、党建专题会等18次。二是常抓党建基础。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基层党组织党建专项述职制度,班子成员每人联系1个党支部,联系党员和贫困群众各2人,定期深入支部和联系户督促工作落实,推进党建工作的开展,党员领导干部结对帮扶贫困学生15名,发放学习用品等价值达4500元。三是实抓基层阵地。规范完善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党员学习、党日活动、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全面推行运用“三议一表决”工作法,决策村级重大事务,规范村两委决策行为,目前,以“三议一表决”的形式决策重大事务30件。四是狠抓指导检查。围绕思路谋划、保障措施、服务大局、履职尽责、发挥作用等方面,组织各党员开展公开承诺,并通过会议、公开栏等形式,公开亮诺,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7个党支部,290名党员公开承诺、公开亮诺。
依托“三移动”深化先锋引领行动。一是结合祁连山大讲堂,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以“祁连山大讲堂”为契机,以“支部统一党日”活动、党员大会、群众大会等深入各村开展党委书记讲党课、道德讲堂、廉政讲堂、法治讲堂、民生讲堂、实践讲堂、流动讲堂等系列活动,不断引导党员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砥砺前进,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群众间的感情,做好为民服务工作,开展党委书记讲党课、各类讲堂18场次,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17次。二是结合各项重点工作,突出工作的针对性。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鼓足工作干劲,加大工作力度,明确各村联点领导、第一书记、村负责人及驻村工作组职责,靠实责任,整合资源,全面抓好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民政、精准扶贫、生态环境保护、防汛、安全生产、危房改造、牛羊保险、村集体经济等工作,切实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当前工作联系起来,全方位推进,努力开创默勒发展新格局。目前,牛羊保险完成91%,养老保险完成98%,汛期共排查安全隐患31处。三是结合现场办公活动,提升服务的实效性。镇党委书记、镇长带领班子成员、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组、政务大厅工作人员赴各村夏秋季草场将现场办公延伸拓展到“草原帐篷”,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沟通交流,了解所需所困,真正做到察民情、听民声、理民事、解民忧,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作,举全镇之力推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为民办实事36件,接待159人次,解决问题34件,调解草原矛盾纠纷19起。
建立“四个机制”严格管理流动党员。一是请假报告制度。党员到县外工作、探亲访友或居住地临时动迁,需填写流动党员登记表,逐项登记所去地方的名称、地点、联系方式等内容。通过统一党日活动,登记流动党员50名。二是微信联系制度。对长期在外不能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建立微信联系群,党组织定期发送信息,党员汇报学习感悟、心得体会等内容。目前,已建立“默勒镇流动党员联系群”,并在工作群内多次转发相关学习内容22条。三是登门走访制度。外出党员回家团聚期间,做好谈心谈话,交流思想,沟通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截至目前,共开展谈心谈话12人次。四是定期汇报制度。组织关系临时转出的党员,每季度向原所在党组织口头或书面汇报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内容。同时,对表现突出,贡献较大的党员作为优秀党员进行表扬,目前,流动党员到所在支部汇报思想工作13人次。
确定“一个目标”壮大村集体经济。首先,在村集体经济“破零”上下功夫,在楠迦有机肥厂注入扶贫和发展资金400万元发展村集体经济,确保每年分红38万元,其中瓦日尕村13万元,其他村各5万元;整合各类扶贫产业资金340万元,在扎沙村发展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露营基地,每村年分红4万元;才什土村通过党员结对帮扶“借羊还羊”活动,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截至目前,各村村集体经济已完成“破零”任务,其中瓦日尕村17万元、才什土村14万元,其余各村为9万元。其次,在村集体经济“复壮”上做文章,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通过深入各村调研、座谈、讨论等方式,结合各村区域优势、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制定了切合实际的《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逐步实现有科学的发展规划、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有一定的经济积累、有健全的监管机制的“四有”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