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八宝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四个转变”,实施“五四战略”,把贯彻好落实好“四个扎扎实实”作为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实现绿色发展的主航标,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理念展现和汇聚“人心力量”,在绿色发展中优化生态环境,实现了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良性发展的新局面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以发展生态产业为重点 生态经济活力不断迸发
八宝镇紧紧围绕“生态立镇、旅游兴镇、产业富镇、民生稳镇”目标,以“食、住、行、游、娱”等乡村旅游要素,全方位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典型示范于一体的特色农业“大观园”。2018年完成高产青稞种植7737.5亩,小麦种植1264亩,油菜丰产栽培7476.12亩,蔬菜种植238.73亩,青饲料种植1656.1亩,中藏药种植500亩。同时,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促进特色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今年重点推进了牛心山、拉洞台2处花海规划建设工作。目前,全镇有旅游产品开发商铺47家,农家园74家,农家宾馆224家,旅游从业人员达1182人,2018上半年实现旅游年纯收入1703.6万元,占人均收入的19.0%,同比增长1.5%;畜牧业纯收入达315.3万元,同比增长7.5%;服务业纯收入2780.25万元,同比增长6.2%;全镇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84.63元,同比增长1.8%。
以推进生态修复为重点 积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按照县委、政府统一部署,认真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项目为水利项目4项,农村环境整治项目4项,环保类水源地保护项目10项,林业类项目1项,国土类地质灾害治理项目5项,旅游项目1项,项目总投资24143.12万元,目前部分项目设计方案已完成评审并批复。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大对天然草原、林地的治理修复力度,截至目前,共完成17400亩绿化指标任务,完成率100%,草场禁牧6万亩、草场草畜平衡65.2万亩,全镇城镇绿化率达34%,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积极配合开展草原、森林管护员队伍建设,已配备14名草原管护员和320名护林员对辖区内天然草场森林进行定期巡逻检查,做到禁牧区内无牛羊、草畜平衡区内无超载畜牧,天然林地无破坏。
以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 美化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建立了环境卫生每周清扫、定期督查、通报、奖惩等机制,制订了垃圾清理计划,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评比活动。目前共配备大、小型垃圾清运车19辆、垃圾斗82个、大小垃圾桶(箱)329个,配备村保洁员28名、司机3名。共清理垃圾死角7处,清运垃圾380余吨,铲除乱贴“牛皮癣”等小广告50余处。不断完善“两违”整治巡查、违章建筑通告等机制,实施城乡建设规划许可,自2017年以来共拆除违法建筑103处,有效阻止违法建筑11起,2018年以棚户区改造的城中四村为重点区域,依法拆除抢建抢搭违法建筑55处共1280米。上半年完成棚户区改造340户,完成全年任务的38.37%。今年麻拉河村、拉洞台村被列入县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白杨沟村被列入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目前三个村规划方案、绿化任务、景观面貌改造和示范村项目对接均已全面完成,落实项目资金1169.24万元。
以水资源治理为重点 全面落实“河长制”各项工作
为全面落实“河长制”,实现河长治,制定《八宝镇河道“河长制”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河长制”联席会议制度》《“河长制”信息制度》等9项制度,实行联动机制和分段管理,建立了镇村两级河长体系,设立镇级河长2名,村级河长16名。目前,镇级河长共巡河31次,村级河长巡河80余次,梳理存在的问题36条,并落实问题整改,从长效机制上保障了“河长制”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积极发动村民开展河道清理80余次,参与群众2400余人次,出动大型机械40余(台)次,累计清理河道垃圾200余吨,进一步改善了河道环境,维护了河道安全。“河长制”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以持续督查整改为重点 维护生态环境整治成果
持续开展生态环保督查,对各村、社区生态环保问题建立整改台账,提出整改建议,明确责任人并限时整改,使整改结果与负责人工作绩效挂钩,确保我镇环境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治理,持续维护生态环保成果。今年,镇纪委开展生态环保领域督查督导2次,针对环境卫生整治、“两违”整治、河道治理等提出整改建议19条,现已全部完成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