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扎麻什乡河北村扶贫队员郭军春 |
|
|
化作春泥更护花
——记扎麻什乡河北村扶贫队员郭军春
“贫困户李建业多年的骨质增生病治好了,11万医药费全额报销,只花了点路费和饭钱,以前坐在轮椅上,行走不便,现在可以站起来正常走路了,全靠了郭主任。”扎麻什乡河北村村委书记普毛才郎激动地告诉记者。普毛才郎口中的郭主任便是郭军春,郭军春是县委政法委四级调研员,2015年365体育娱乐手机平台_足球比分365_office365个人邮箱打响“精准扶贫”攻坚战,郭军春主动请缨到扎麻什乡河北村开展扶贫工作,走东家串西家,日子久了与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感情,大家亲切的叫他“郭主任”。郭军春到河北村后与所有扶贫工作队成员一样,走访摸排,在一次走访中见到了69岁的李建业夫妇,当时的李建业身患膝关节骨质增生,由于没钱看病,导致病情延误,瘫坐在炕头,看着老两口紧凑的光景,农村出身的郭军春感同身受,眼前这件事排在了郭军春工作笔记本首行首位,更是深深烙在了心里。结束走访工作后,郭军春第一时间联系县残联,为李建业解决了一辆轮椅,而后又积极联系各大医院,经过多方打听,向李建业推荐了西宁恒安医院,给李建业讲解医保政策,消除他的后顾之忧,慷慨解囊帮助李建业前往医院治疗。经过40多天的治疗和后期休养,李建业的病得到了好转。“当我能下床走路的时候,我心里不是滋味,又高兴又难受,这辈子没想到还能重新站起来,要是没有好政策我哪有能力上大医院看病啊,多亏了郭主任,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李建业激动地告诉记者。“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郭军春用情用心服务百姓,在实干中赢得了当地村两委班子和群众的称赞与信赖。在他的带领下,村两委班子拧成一股绳,聚焦产业发展,瞄准“精准转型”发力,依托全村优势的地理资源,培育推动了特色农牧业、乡村旅游和劳务经济等三大产业,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一村一策,一村一品”的良好发展格局,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从零到20万元的发展,有力支撑了村集体经济破零和脱贫致富。同时,和村两委班子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先后建成汇生生态养殖、林宝麝业养殖、鼎发旅游有限公司、藏香猪养殖等产业,到年底贫困户人均实现分红1427.48元。协调县生态环保部门,将30名贫困群众纳入生态管护员,并在县农商银行的支持下,为全村31户贫困户评定530扶贫贷款96.5万元,发放小额贷款88万,帮助缺资金的贫困群众发展生产。积极与联点帮扶单位县委政法委协调,争取帮扶资金,投资3.5万建成全州首个村级综治服务中心,并派人驻点,依托综治中心集中办公,推进服务群众关口前移,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一本厚厚的有些许老旧的笔记本是郭军春随身必带的物品,记者发现他的笔记本上梳理汇总了河北村十三类急需解决的问题,圈圈点点,对已办事项、群众意见、正在协调解决的问题等一一做了标注,他对河北村每家每户如数家珍,谁家几亩地,谁家几间房,谁家的孩子读几年级,这些他了然于怀。他是河北村百姓随叫随到的扶贫工作队员,大到想破脑子为村子谋发展,小到帮助群众维修电路,但对于自己的亲人和家庭多少是有点亏欠的。2017年他的岳父脑淤血紧急住院,接到家人电话时他正在河北村忙全州脱贫攻坚工作观摩事项,没能见岳父最后一面,面对妻子的不解,亲戚的冷嘲热讽,郭军春充满自责,就在这时年迈的母亲重病做手术,忙于工作的他又没能陪在身边。一桩桩、一件件大大小小的事情在郭军春脑海里翻涌,在每一个失眠的夜里他反复审视这份工作,重新定义“家”的概念,然而群众的信任、村子一砖一瓦的变化,更加坚定了他的初心,迎着每一个日出,伴着每一片星空,郭军春以更加专注的激情投入到扶贫工作中,和大家伙儿盘算群众增收、村庄建设。“星空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通过大家的多年努力,河北村于2018年如期脱贫,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399元,群众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水、电、道路实现户户通,村头巷尾安装了路灯,建成的村卫生室,文化广场和综合办公服务中心更是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离不开群众的奋发努力,离不开当地村两委班子的凝心聚力,更离不开像郭军春一样的扶贫干事。扶贫路上的辛酸苦涩、幸福满足,只有帮扶干部和贫困群众才深有体会,扶贫不仅仅是在帮助贫困群众脱贫,更是一种真情的流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