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听说民政窗口人多,办事不方便,没想到今天这么快就办好了”,芒扎村牧民马洪福的低保手续从证件复印、填表、盖章到系统录入的全部环节,不到10分钟全部办好了。由于受疫情影响,为减少人员聚集,避免交叉感染,峨堡镇便民服务大厅暂时关闭近一个月。刚一开门,提前在各村群众微信群得知消息的牧民群众便闻讯而来,且在几分钟内办理完成全部手续,大家连连称赞,牧民马洪福和同行几个人笑着离开了峨堡镇便民服务大厅。
牧民口中“点赞”的便是2019年8月份建成投入运营的峨堡镇便民服务大厅,该便民服务大厅设有养老、医疗、民政、计生、残联、农牧、武装等7个为民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由峨堡镇政府及时配备了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电子显示屏等硬件设备,确保人员充足、硬件设备齐全、服务质量到位。
上午8点峨堡镇便民服务大厅刚开门,办事群众已络绎不绝,各个办事窗口早已经整齐的摆放着临时救助、低保救助、准生证办理、新生儿办理、医疗养老保险缴纳等办事流程、指南手册、军人依法优先办理、工作人员岗位牌等告知牌、手册。还及时烧水,为前来办事的群众提供热水。以首问制、限时办结制、一站式服务制等多种制度,延伸到每个牧民群众中。
一波波群众、一个个业务、一句句叮嘱,每天都在这里一遍又一遍上演,大家忙得不亦乐乎。民政窗口的3名工作人员,采取“藏汉双语”绿色通道、制作民政救助联系电话直通卡和主动发现制等创新性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人员总是热情为群众答疑解惑,对办理事项所需提交的材料和注意事项进行耐心详细地讲解,做到工作热情、耐心、高效。
为高效地办好群众的各类民生事项,峨堡镇便民服务大厅专门制定创新激励机制,坚持做到“四个到位”(工作时间到位、工作力度到位、工作态度到位、工作监督到位),确保民有所需、所困、所求之时,能及时、准时、按时地得到解决。做到群众“只跑一次,马上就办”,杜绝“来回跑、反复跑、多次跑”,提高群众满意度。同时,为提高办事效率,结合牧民中午办事多的特点,周一至周五的工作日内,每天中午工作人员都轮流值班,下午也是一直坚持办事群众全部办理完后,才收拾整理好办公桌下班,常常加班已是常态。这阵子正赶上养老保险集中收缴阶段,负责养老的干事已好几星期都是晚上加班到凌晨,当大家问他辛不辛苦时,他却说:“为让群众的养老金结算清楚、全部缴费清除、尽早上交清楚,即使多占用我的几个周末、几个晚上,真不算什么,就是对家人有点愧疚”。这就是千千万万基层干部的一员,饱含着“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为民情怀。截止4月底,便民服务大厅共接待群众1500余人次,收缴养老保险864人;办理准生证21本;婚姻登记33对;临时救助数45户81人救助金额1.69万元;救急难6户17人救助金额2.58万元。
“自便民服务大厅设立以来,我们牧民群众办事确实方便多了,大家只要在微信群里问一句,‘七嘴八舌’来回答,而且办理所需材料发布得很清楚,我们村干部还为孤寡老人、残疾人、年事高的群众提供代办服务,大家纷纷表示,镇上服务大厅的干事办事很高效、很热情、很到位,确实暖了我们老百姓的心,挂真切、挂真切!”白石崖村村长桑代海充分肯定地说到。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这样一处集多种便民服务为一体的办公场所,为全镇群众提供了“滚滚、暖暖、烫烫”的服务,也带动了精细化的管理模式,让群众感受到了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个个有满足的“民生温度”,真正达到了基层干部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让各项民生举措落地生根、取得实效,牧民群众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