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默勒镇:牧家书屋“动”起来,牧民脑袋“活”起来 |
|
|
默勒镇把牧家书屋建设作为推进牧区群众精神扶贫和乡村文明建设的“加油站”,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激活有效资源,优化管理效率,引导牧民群众学知识、活思路、强本领。创新管理模式,发挥理论学习辅导功能。牧家书屋是提高牧民文化知识水平、增强牧区文化建设、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平台,为管理好、利用好牧家书屋,全面提高牧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为原则,不断增强牧家书屋管理实效,坚持“自主管理,免费借阅”的原则,有效整合村级文化活动室、党员活动室等资源,不断健全牧家书屋功能。合理整合班子成员职责,村两委成员轮岗担任书屋管理员,轮流整理规整书籍,清扫擦洗牧家书屋,及时配备科技类、文化类、政经类、生活类、综合类、少儿类等书籍,为牧民营造温馨和谐的阅读环境。发挥学习辅导功能,牧家书屋作为牧民群众学理论学技术的主阵地,依托牧家书屋丰富的资源,通过党建指导员、村支部成员带领大家集中学、党员群众自主学、远程教育辅助学等形式,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习内容,提升了学习效果,使牧民群众的理论素养和科学养殖技术有了明显提高。激活资源选项,发挥提升技能充电功能。牧家书屋选书因地因村制宜结合,注重选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建设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书屋,积极宣传牧家书屋功能优势,逐步在牧民群众中形成从没书看到爱看书的良好氛围。让群众出谋划策,让牧家书屋发挥最大效益,由于地处牧区,群众最关心的是牲畜优化繁育问题,牧家书屋结合群众的意见建议,侧重补强工具类书籍,如农畜、养殖、种牛羊繁育等工具类书籍;其次是学校儿童“第二课堂”的打造,牧家书屋结合实际针对性的丰富了学校儿童课外读物类型,如藏汉双语版童话故事集、历史典故等丰富而又爱看的小学生读物。通过支部引导、党员带头,让牧民群众从有书看变成真正的爱看书,营造了和谐文明的村居氛围。发挥提升技能充电功能,充分利用牧家书屋的聚集效应,邀请兽医站专业技术人员、科技能人、司法助理员等为干部群众答疑解惑。通过“点对点”“线对线”“面对面”的方式,就养殖、畜疫防治、法律法规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重点培训。优化制度建设,发挥社情民意广播功能。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让农家书屋的馨香沁入更多牧民心田。镇党委陆续施行具体举措,进一步推动牧家书屋的形态创新和长效机制等方面的建设。其中,对优秀书屋管理员进行推荐表彰活动、加强书屋管理员培训、不断创新书屋管理模式、加快推进数字牧家书屋建设。发挥广播功能,及时向群众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涉农项目,让群众知政策、懂政策,真正使牧家书屋成了增进邻里友谊、拉近干群关系、征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的平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