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祁连概况 领导风采 政务动态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交流 热点专题 应急管理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公共资源配置 > 社会事业
        “补针点睛”织就全面小康锦绣图
        来源:    时间:2021年01月12日    

        2020年,365体育娱乐手机平台_足球比分365_office365个人邮箱在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以“补针点睛”专项行动为抓手,查短板、补弱项、抓巩固、提质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扛起祁连担当、作出祁连贡献。

        一、把“针”补在老百姓关切处、期盼处。认真落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的重大要求,下足绣花功夫、抓好问题整改、补齐短板弱项,让贫困人口共织全面小康锦绣。一是健全完善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全面落实各学段教育资助政策。盯紧春秋两季开学时间节点,深入开展秋季学期控辍保学专项行动。开学前,组织县教育、公安等部门及各乡镇对全县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入学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核清各年龄段学生底数,从源头做好规范招生。通过发放宣传单、悬挂宣传标语等形式,广泛开展《义务教育法》《民族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增强群众依法履行义务教育的意识,在全社会营造控辍保学的良好氛围。同时,全面落实县教育局负责人包学校、学校负责人包年级、年级主任包班级、班主任包学生的控辍保学责任制,对学生人数进行比对,确保学生按时报到一个都不少,对存在辍学失学风险学生,采用“一人一案”措施,全力落实劝返。截止目前,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3.57%,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100%,初中升学率96.42%,义务教育巩固率97.34%,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无一人因贫辍学。二是持续推进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行动,强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认真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相衔接的医保扶持政策,全县建档立卡群众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覆盖率达100%,年内报销基本医疗保险344.04万元、大病医疗保险86.24万元、医疗救助286.92万元、门诊费用和门诊慢性病费用26.22万元,建档立卡群众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率达90%以上。继续实施“门诊四全免、住院六减免”、“一站式”结算和“先住院后结算”等便民惠民政策。对罹患疾病的贫困人口实行分类救治,为每一位贫困患者建立工作台账,全县需大病集中救治147人,已救治147人,救治率100%;慢病签约服务需救治326人,签约管理并救治326人,救治率100%;无重病兜底保障人员。三是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重点对象,切实巩固提升住房安全保障水平。在2018年完成全县农村住房安全等级鉴定基础上,对全县农村住房开展再排查、再摸底工作,及时处理因部分农房因地质不稳、热胀冷缩、地下水上渗等原因出现的墙体开裂等情况。同时,落实省级补助资金1471.6万元实施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2期,惠及农牧户451户。投资260万元完成扎麻什乡河东村、河西村实施2020年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四是完善农村公路管养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两通”建设成果。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大“路长制”和示范县实施力度,对全县农牧区道路、桥梁进行细致排查,及时查缺补漏。制定了《2020年度农村公路养护计划及工作安排》,投资558.05万元对县域农村道路、桥梁进行了养护。投资1198.34万元实施农村公路项目5项。截止目前,全县境内建成投入运营的公路里程3501公里,公路密度25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国道4 370公里、省道6433公里、农村公路2846公里(含自养省道4148公里),为群众出行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交通基础。五是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提升供电能力和质量,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需求。投资2036.52万元实施农网改造升级项目4项,新建与改造10kV线路24.467kM,低压线路74.42kM,新增与改造配电变压器17台,容量850kVA,户表改造156户。截止目前,全县7个乡镇44个行政村实现动力电全覆盖,供电可靠率达99.09%、综合电压合格率达99.92%,户均配变容量达3.65千伏安。六是着力解决季节性缺水、水利设施运维等瓶颈问题,确保饮用水工程效益持久发挥。出台了《365体育娱乐手机平台_足球比分365_office365个人邮箱农牧区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365体育娱乐手机平台_足球比分365_office365个人邮箱农牧区饮水工程水费收缴办法》《365体育娱乐手机平台_足球比分365_office365个人邮箱农牧区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管理责任体系,有效破解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监督难题。加大水质监测能力建设,定期对全县农村水源水浊度、余氯、总大肠菌数等常规指标进行检测,从源头上保障了群众用水安全,圆满实现了现行标准下的农村饮水安全目标。制定了《365体育娱乐手机平台_足球比分365_office365个人邮箱2020年农村牧区饮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实施方案》,在2019年实现农村饮水安全绝对清零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水利扶贫成果,投资320万元对默勒镇瓦日尕村、才什土村建设深机井17眼。同时,进一步加强水源地保护区、缓冲区、核心区安全保障工作,通过安装的隔离网、防护栏、监控,专人24小时值守等保护措施,全县未发生污染水源及供水故障情况。八是跟踪问效、标本兼治,持续深化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组织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对脱贫攻坚中央专项巡视长期坚持整改问题、脱贫攻坚中央专项巡视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长期坚持整改问题、脱贫攻坚中央专项巡视“回头看”长期坚持整改问题、2019年国家扶贫开发成效考核长期坚持整改问题、2020年国务院扶贫办脱贫攻坚专项督查反馈问题、2019年省级考核抽验督查反馈问题整改情况全面开展“回头看”,对效果不理想、群众不满意的,及时进行“回炉”“补课”。同时,由县纪委监委牵头,对各类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持续集中发力推进整改落实。截止目前,涉及我县的56条各类反馈问题(其中脱贫攻坚中央专项巡视长期坚持整改问题16条、脱贫攻坚中央专项巡视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长期坚持整改问题2条、脱贫攻坚中央专项巡视“回头看”长期坚持整改问题10条、2019年国家扶贫开发成效考核长期坚持整改问题9条、2020年国务院扶贫办脱贫攻坚专项督查反馈问题9条、2019年省级考核抽验督查反馈问题10条)全部完成整改,整改完成率100%

        二、把“睛”点在提质量、可持续上。牢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的殷切嘱托,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在提升脱贫质量、形成整体效应、促进乡村振兴上狠下功夫,统筹推进产业扶贫、精神脱贫、对口扶贫、兜底保障等重点工作。一是认真落实就业扶贫和应对疫情影响支持就业等扶持政策。依托“青海人社网上办事大厅和青海人社通APP”“祁连就业”公众号等线上服务平台,开展线上招聘活动30次,线下招聘活动2次,并开展了“送政策、送岗位、送补贴、送培训”就业援助专项行动。鼓励引导农村劳动力多渠道转移流动就业,年内全县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6056人次 ,其中贫困劳动力2641人次。组织开展贫困劳动力“雨露计划”短期技能培训7期,培训建档立卡群众957人,其中村级公益性岗位岗前培训483人,实现稳定就业483人;种养殖专业培训175人,实现稳定就业87人、灵活就业88人;餐厅宾馆服务员培训100人,实现稳定就业40人、灵活就业60人;农家乐培训100人,实现稳定就业52人、灵活就业48人;驾驶员C照培训99人,实现稳定就业42人、灵活就业57人。所有参训学员均发放了合格证书,培训合格率和就业率均达100%。同时,积极探索扶贫产业与就业“两业”有机融合,开发村级扶贫公益性岗位370名。二是推进产业提质增效。投资4666.44万元(扶贫发展资金1050万元、旅游扶贫资金600万元、少数民族发展资金400万元、土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资金2297.44万元、省级扶贫资金71万元、其他资金248万元),实施了2020年扶贫后续产业商铺购置项目,在西宁市繁华地点购置商铺7410.24平方米,通过托管经营方式,年效益金达325万元。投资1000万元,实施了2020年中央财政扶贫资金资产收益项目,将1000万元中央财政扶贫资金以资产收益的形式入股青海金祁连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每年以不低于投入资金6%的利率取得收益金;投资200万元实施了八宝镇拉洞村生态休闲木屋宾馆扩建项目,在拉洞村旅游扶贫生态园北侧扩建二层木屋宾馆800平方米26间。总投资2600万元的八宝镇冰沟村旅游民俗村续建项目已完成工程量的95%,项目招商工作正在同步进行。4.5兆瓦村级光伏电站完成基础电价和国家补贴电价结算收入783.36万元,设置长期公益性岗位230个,分配至18个贫困村收益金689.54万元。三是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实体。继续把村集体经济“破零复壮”工作列入县乡党委书记党建项目,通过县委常委会、专题会再安排再部署,形成县委牵头抓总,组织部门具体指导,乡镇主动跟进,村党支部具体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印发了《2020年365体育娱乐手机平台_足球比分365_office365个人邮箱村集体经济“复壮”计划》《365体育娱乐手机平台_足球比分365_office365个人邮箱村集体经济奖励办法(试行)》《365体育娱乐手机平台_足球比分365_office365个人邮箱村集体经济收益使用管理指导意见》。截止目前,全县45个村村集体经济全部实现“破十万”,固定资产总额1.04亿元。其中,村集体经济收入10-15万元的村1个,占2.3%15-50万元的村33个,占73.3%50-100万元的村6个,占13.3%100万元以上的村5个,占11.1%。四是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全面完成总投资资金5906.86万元的“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搬迁群众3961364人(建档立卡户134437人),拆除旧房364户,复垦土地557亩。6个集中安置点安全饮水、生活用电、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全部配套落实并全部划入相关村民委员会进行管理。搬迁建档立卡群众通过发展产业和资产收益项目、安排生态扶贫管护岗位等后续扶持措施,实现“安居乐业”,其中产业和资产收益扶持115户、安排林草管护员101人、低保兜底23人、自主创业就业17人。五是深入开展精神脱贫。继续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范畴。建立健全了全县精神脱贫工作机制,制定印发了《2020年365体育娱乐手机平台_足球比分365_office365个人邮箱脱贫攻坚宣传报道方案》《2020年精神脱贫实施方案》。以中央、省委一号文件宣讲为契机,组建县委宣讲团,深入各个乡镇开展专题宣讲7场次,大力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广泛开展感恩教育。投资37.5万元建立村级励志爱心超市24个,其中18个贫困村实现励志爱心超市全覆盖。积极发挥基层组织宣讲队伍作用,动员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组建民间文艺骨干、“三老”人员、文艺轻骑兵、基层党组织宣传人员为主的宣传队伍,深入各乡镇村社,以花儿、快板、打搅儿、弹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扶贫攻坚的政策,弘扬勤劳、勤俭、有责任、有追求的优良品质。同时,围绕村级自治、法治、德治“三治”,深入开展移风易俗系列活动,农村群众的风俗观念逐渐改变,大吃大喝的“面子工程”逐渐减少,婚丧喜事简办、新办的新风尚正在形成。六是建立防止返贫和新增贫困动态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出台了《365体育娱乐手机平台_足球比分365_office365个人邮箱防止返贫和新增贫困人口监测预警处置工作方案》,建立了以乡镇为主体、村社为单元的网格化农牧户贫困监测体系,整合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组等帮扶力量,通过周走访、月汇总,常态化开展农牧户防返贫问题排查,对易致贫返贫农牧户实行动态管理,并按照“乡村统筹处置+县级综合处置”流程分级分类处置,极大减少了返贫致贫因素。截止目前,全县排查出边缘贫困户1957人,其中脱贫监测户210人,均已按相关程序及时落实扶持政策。七是认真落实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保障政策。持续加强兜底保障与扶贫开发制度有效衔接,及时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群众或需通过纳入低保兜底脱贫的建档立卡户全部纳入政策保障范围。年内累计为全县12152348名农村低保户(其中建档立卡户416830人)发放低保金854.31万元,为217238名特困供养对象发放生活补助和护理补助370.66万元,为1654人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158.8万元,为8名散居孤儿、27名事实上无人抚养儿童和170名困境儿童发放生活保障金36.4万元,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同时,全力发挥临时救助托底线、救急难的作用,建立健全了乡级临时备用金制度,针对不同救助类型,优化审核审批程序、积极运用“先行救助”方式,及时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城乡困难家庭给予临时救助,年内累计为16004056名城乡困难群众实施临时救助,发放救助资金1642.52元,做到了“应救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