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祁连概况 领导风采 政务动态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交流 热点专题 应急管理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公共资源配置 > 社会事业
        祁连峨堡丝路民族工艺:一针一线绣出五彩人生
        来源:    时间:2020年11月04日    

        见到吉萍时,她刚从县城做完近日准备举办的培训班横幅回来,还没顾得上喝口水便开始与我们交谈。因为吉萍尚处于治疗期,整个人看上去有些许憔悴。经过一番深入了解,她自强不息的创业史震撼了在场的每个人。

        母亲启蒙播下梦想种子

        今年50岁的吉萍是祁连峨堡丝路民族工艺工贸有限公司负责人,也是我县刺绣非遗传承人。儿时母亲的一针一线深深影响着她,在她幼小的心灵种下了梦想的种子,花草、水鸟图案深深印在她的脑子里。然而由于家境原因,吉萍初中就早早结束了读书生涯,和众多女子一样嫁为人妇成为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由于婚姻不幸,吉萍结束了甘肃民乐的生活带着女儿来到了365体育娱乐手机平台_足球比分365_office365个人邮箱峨堡镇,遇到了现任丈夫,重组家庭,晨起牧羊,日落归家,辗转于四季草场。经过几年的生活,她瞅准了峨堡处于交通枢纽的重要地理位置,总觉得发展刺绣才是一家人的出路。经过深思熟虑后吉萍重拾梦想,2016年趁着党和政府扶持创业的东风,走上了自主创业路。

        创业路上的酸甜苦辣

        前路漫漫,未来可期。跟所有创业者一样,创业之初吉萍面临诸多难题,内心各种矛盾交织,资金从哪里来?做什么产品?做出来的产品又销往何方?创业失败又该如何跟家人交代?这些问题像迎风而来的雪花在脑子里打着一个个问号。目标已定,就要坚定前行,许许多多创业者的励志故事在无数个失眠的夜里激励着她。吉萍告诉记者,万事开头看,但人是活的,只要一步一步克服困难,别比人多想一点,多付出一点,难题一定会迎刃而解。就像吉萍所言,她先自练本领,通过多方沟通打听,将甘肃肃南的一名刺绣老师请到家里拜师学艺,经过一番培训,对产品设计、样式、尺寸、颜色搭配有了深入了解,从思想理念到技能整体有了提高。接着带贷款、找场地,按照当地信用社规定一户最高只能贷款4万元,吉萍只好四处奔波向亲朋好友借钱,这家五千、那家一万,零零碎碎筹到了几万,但借来的钱和预算相差甚远,后来在村书记的指引下来到了县民政和扶贫开发局,局长秦海生得知来意,立即告知让其走妇女贴息贷款政策,最终贷款30万,在村民的帮助下建成120平米的生产场地,设有办公室、展厅、车间、职工灶房,搭建起了物理空间。正在这时,遇上海北州妇联民族手工艺品大赛,吉萍以个人名义参赛并荣获二等奖,比赛荣誉的获得给她带来了莫大的信心,也让她看到了希望,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

        产品转型带动妇女就业

        硬件算是配齐了,该如何找绣娘?吉萍思来想去,在村里的微信群发出消息,动员刺绣爱好者积极加入,开始只有5名绣娘,面对产品单一、款式落后的情况,大家集思广益,着手做起老人枕头、新婚抱枕、婴儿鞋,起初利用夏季旅游旺季,投放各大景点,产品很抢手,就这样她们一边做一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品逐步向虫草、黄蘑菇香包等民族特色转型,在当地相关部门的帮助下,产品摆上了工信局、妇联、文旅局的展厅,甚至走向了青洽会会场。产品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绣娘也增加到23名,吉萍通过举办培训班,手把手教,带领绣娘参展、参赛等形式带领大家学习好方法,寻求产品创意,在不断的学习、摸索、实践中吉萍团队越做越好,于2017年正式注册成立祁连峨堡丝路民族工艺工贸有限公司。公司直接带动了贫困户、非贫困户家庭妇女实现了再就业。绣娘李花告诉记者,在吉萍大姐的工坊做手工能增加一份收入,和姐妹们拉拉家常,心情也舒畅,特别是自己的作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信心更大了。

        现如今,海东平安袁家村、互助产业园等省内外订单犹如“捷报”频频飞来,祁连峨堡丝路民族工艺工贸公司一年接到订单达5000余件,工坊绣娘忙的不亦乐乎。工坊内活灵活现的各类图案,颜色各异的拖鞋、枕头、香包、民族饰品包、唐卡等手工艺品,在绣娘们的一针一线中五彩缤纷,也使她们的人生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