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祁连概况 领导风采 政务动态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交流 热点专题 应急管理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公共资源配置 > 社会事业
        不忘初心志 誓当领路人 ——365体育娱乐手机平台_足球比分365_office365个人邮箱扶贫第一书记工作纪实
        来源:365体育娱乐手机平台_足球比分365_office365个人邮箱委宣传部    时间:2018年12月14日    

        2015年底,通过“两线合一”精准核查,确定全县贫困村18个,识别贫困户1587户、贫困人口4756名,贫困发生率为9.4%。到2017年底,全县退出贫困村12个,脱贫人口1059户3206人。近年来,365体育娱乐手机平台_足球比分365_office365个人邮箱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在省州选派贫困村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员的基础上,县委选派27名优秀年轻干部到非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形成“选派书记全覆盖,全党动员促攻坚”的生动局面。“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奋斗在一线的第一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履行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发展村集体经济、提升治理水平的工作职责,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青藏高原精神,扑下身子、真抓实干,用真情谱写出一曲曲扶贫赞歌。

        “外来户”到“主心骨”

        “尕藏东周书记刚来的时候,一头黑发,这才过了大半年,头发白了,人也瘦了一圈,都是操心操的。”日旭村党支部书记环邓加说。

        2018年1月,尕藏东周得知县委要选派非贫困村第一书记,主动请缨,经组织安排,他被选派到阿柔乡日旭村担任第一书记。

        日旭村位于阿柔乡脑山地区,全村有三个社和一个农事队,共261户,80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31户93人,耕地面积300亩,可利用草场面积42.4万亩,除政策性收入和养殖收入外,基本无其他收入来源,返贫风险大,脱贫攻坚任务仍然很重。

        然而,这台急需开动的“列车”,车头却出了问题。村两委没有活力、死气沉沉,村干部明争暗斗,干事创业劲头不足。

        怎么办?“帮钱帮物不如帮个好支部。”作为下派的第一书记,尕藏东周明白,只有让村党支部这个“主心骨”强起来,让党员干部这个“火车头”动起来,脱贫攻坚才能取得成效。

        尕藏东周紧紧抓住“支部统一党日”活动这一契机,和村里的党员推心置腹,谈自己的扶贫想法,一块学党章、学政策、谈心得,征求党员的意见建议,消除党员的思想顾虑,赢得广大党员的信任和支持。

        有了党员的支持,尕藏东周的干劲就更足了,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走村串户,了解村情民意。“尕藏东周书记也太勤快了,每天天还没亮就来叫我入户,我现在不想早起也不行了。”日旭村主任完么让中开玩笑地说。

        经过一个多月的走村串户,尕藏东周很快就有了一本脱贫明白账:对有能力、有意愿创业,但缺资金、缺技术的6户贫困户,为他们争取县上的“党员创业带富基金”、小额贴息贷款、扶贫贷等,支持引导发展产业;对有劳动能力但没有创业意愿的20户贫困户,介绍他们到县上的宾馆、超市、农牧家园务工,增加收入;对无劳动力的5户贫困户,靠入股合作社分红等资产收益增收。

        为改善基础设施、整治村容村貌,他走民政扶贫、跑水利、进交通,争取到扶持资金40余万元,完成了8户危房改造、6眼机打水井,以及2.5公里的道路硬化。村民周洛高兴地说,再也不怕“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了。

        扶真贫 真扶贫

        中国证监会青海监管局派驻八宝镇卡力岗村的第一书记张绍鹏同志,一直在省直机关上班的他,没有城里的娇气,也没有机关的傲气,到任第一书记后,先后不到20天的时间里,在几名村干部轮流陪同下,以特殊群体、信访苗头户、致富能手、党员干部等“关键少数”为切入点,较短时间内熟悉了村情、知晓了数据、掌握了底子。

        在认真分析卡力岗村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公共服务建设、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他结合实际情况,拟定出175户贫困户的具体帮扶计划,撰写了题为《深入调研理清思路 加快卡力岗村脱贫攻坚步伐》的调研报告,协调联系青海证监局、365体育娱乐手机平台_足球比分365_office365个人邮箱人民政府、九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签署了《“一局一县一司”结对帮扶框架协议》,开展了以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公益扶贫为主要内容的结对帮扶。同时,自筹和协调扶贫资金38.1万元,用于贫困家庭子女助学帮扶、贫困户购买春耕化肥、“一对一”结对认亲慰问群众以及维修卡力岗村党员活动室。

        特别是在祁连遭遇特大降雨期间,他协调省证监局慰问5户受灾群众,带去1500元慰问品,并主动联系两名社会爱心人士,为9名贫困学生捐资22000元。村老支书沈和民这样评价这位第一书记,“他身上没有‘洋气’,只有‘土气’,是一位能说群众话能办群众事‘接地气’的好干部,有这样的好干部带头,脱贫致富近在眼前”。

        找准支点 拔穷根

        海北州委统战部派驻扎麻什乡河东村第一书记才让东智同志,从一开始驻村就走村串户,了解贫困户情况,第一时间,做到“五清”,即调查摸底“底数清”、建立台账“问题清”、帮扶计划“对策清”、定责帮扶“责任清”、因户施策“任务清”。每到一户他都能和村民们攀上亲戚,坐上炕头,吃上洋芋蛋,朴素低调的工作作风,赢得了村民们的称赞。

        驻村期间,他指导组建了河东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引导全村141户农户加入了合作社,入社率达96%,整合耕地700亩,草场入股6万亩,组建藏羊核心群5群2000只,人均增收达300元。同时,积极与州县扶贫、农牧等部门衔接,落实了项目资金190万元,建成肉乳兼用型牛规范化养殖区,并积极与海北州农牧科技示范园联系协调,将河东村作为示范园肉乳兼用型肉牛良种培育养殖点,无偿调运20头适龄生产母牛,扩大养殖规模,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带动农牧户及贫困户增加收入。

        在了解贫困户的所需、所求、所盼之余,他主动扮演“义务调解员”和“矛盾纠纷排解员”的角色,为“问题家庭”化解矛盾,在弄清事情原委,找准矛盾的根源的基础上,耐心劝解,成功调处了村民王友邦和妻子的离婚纠纷,濒临破碎的家庭和好如初。“没有他,我的家庭或许早已破裂,我就没有心思搞生产、谋发展,他更像一个长者…”,王友邦感激的说。

        一路前行,一路收获。全县驻村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带着责任、带着真情融入基层,为村民兴办实事好事900余件,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00余起,落实帮扶项目23个、帮扶资金8361.5万元,转移农牧区劳动力就业648人次,建立农牧民合作社65个,吸纳975户贫困户入股合作社,带动2925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创建网店43个,建立乡镇服务站6个,村级服务点37个,线上线下交易额突破1000余万元,人均增收51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