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祁连概况 领导风采 政务动态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交流 热点专题 应急管理
         
        首页 > 应急管理 > 工作动态
        365体育娱乐手机平台_足球比分365_office365个人邮箱城建局2013年建设领域民族团结
        突发群体性社会治安事件应急预案
        来源:县城建局    时间:2016年12月11日    

          为了及时、有效、妥善处置好民族与宗教突发公共事件,促进民族与宗教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步入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轨道,切实保护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各民族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持民族宗教领域的安定,结合本局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对民族与宗教突发事件的处置,要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我局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遵守本预案的规定,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2、坚持“五个维护”的原则。必须坚持维护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原则处置民族与宗教突发公共事件。 

        3、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对于大多数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事件,要运用教育、疏导的办法,切实加强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避免因工作简单化而激化矛盾。对于不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事件,要最大限度地团结各族群众和信教群众,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极少数不法分子,坚决规范、打击、抵御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和颠覆。

        4、坚持依法处置。对民族与宗教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决依法处理,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

        5、坚持防范为主的原则。要加强调查研究,开展经常性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及时发现引发突发性事件的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力争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处置时要坚决“宜散不宜聚、宜疏不宜堵、宜教不宜结”的原则,特别要注意做好劝导工作,慎用警力警械。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宗教事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

        三、适用范围

        民用与宗教突发一路事件,包括突然发生涉及少数民族成员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事件和有信教群众参加的突发事件以及因民族、宗教问题引发的突发事件。具体可分以下几类:

        1、不同民族成员间因具体的经济权益而引发的矛盾和纠纷。

        2、各民族交往过程中及人口流动过程中发生的磨擦和纠纷。

        3、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之间、信仰不同宗教的群众之间因宗教信仰问题引发的纠纷。

        4、同一宗教内部因派别、利益等矛盾引起的纠纷。

        5、因土地开发、城市拆迁、落实宗教房产政策、风景名胜区管理等工作中涉及宗教团体、信教群众的权益,引起信教群众不满而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

        6、宗教大规模非法聚会,特别是跨地区或在敏感时期、敏感地点组织的非法聚会。

        7、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民族、宗教感情、挑起不同民族群众、信教群众之间的纠纷,或煽动、制造事端。

        8、受境外敌对势力或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宗教极端主义分子煽动,不明真相的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参与对抗政府的事件。

        9、因其它原因引起的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突发性大规模聚集事件。

        四、突发公共事件分级

        按照突发公共事件的影响程度、政治敏感程度等情况分为以下三个级别:

         1、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为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1)、参与人数众多,涉及面较广、影响社会正常秩序、造成较大危害的群体事件;

        (2)、发生的敏感(包括党和国家的重大活动期,政治敏感期,民族宗教方面的特殊时期)、重要地区的突发性事件。

        (3)、涉及特别敏感的问题(如教派问题)或出现械斗等人员伤亡情况的事件。

        2、较大突发公共事件:参与人数较多、影响较大、可能造成一定危害的群体性事件。

        3、一般性突发公共事件:参与人数较少、影响较小的上访、串联、冲突等突发性事件。

        五、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一)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及其职责

        我局成立处置民族与宗教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办公室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

        1、组织、指导和协调干部职工及联点村处置民族与宗教突发公共事件;

        2、对民族与宗教突发事件进行定性,确定处置方针、原则;

        3、审定上报有关信息;

        4、审议通过事件的总结报告,对有关单位和个人提出奖惩意见;

        5、决定修改应急预案。

        (二)单位主要职责

        1、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时,提供政策依据和建议;注意了解掌握有关情况,发现苗头性动向,及时做出分析,并提出预防和化解的工作建议。

        2、办公室:负责处理干部职工中发生的影响民族团结的事件。对涉及境外敌对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插手的突发事件开展相关工作,负责获取并及时通报有关信息,注意境外对突发事件的反映和有关动态。依法及时处置因民族宗教问题引发的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事件。负责协调处理因行政区划调整引发的少数民族群众聚集事件和边界地区发生的针对行政区域界线实地位置认定不一致引发的涉及不同民族公民之间或同一民族公民之间的矛盾和摩擦的事件。

        (三)村民族宗教工作职责

        1、联点村要建立健全预警机制,确定本村处置民族与宗教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机制和工作预案,特别是民族宗教工作重点村要加强预警工作,重在日常防范,一旦发现苗头,要迅速化解,妥善处理,坚决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

        2、发生民族与宗教突发性公共事件时,联点村要在第一时间报告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如因延误报告导致事态恶化的,应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3、联点村分管民族宗教负责人要迅速到达事发现场,了解情况,及时妥善处理,防止事态蔓延扩大。

        4、执行县委、县政府和民族宗教工作部门的命令,及时组织力量紧急处置。

        5、认真做好善后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在事件结束后一个月内书面报告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6、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可成立临时指挥部,根据事件的性质、规模及可能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方案并报领导小组同意后实施。

        当收到联点村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后,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则成为办公室立即与事件发生政府联系,对事件信息作进一步了解、核实后,提出处理建议报领导小组负责人,并及时将领导的批示送政府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