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原系食草动物(牛、羊、马等)传染病,人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动物剥食病畜肉或吸入污染炭疽芽孢的气溶胶而感染。
人感染炭疽的途径有三种,即皮肤接触、吸入和摄入,可分别导致皮肤炭疽,肺炭疽和肠炭疽,其中皮肤型炭疽最为常见,约占总病例的90%以上,除肺炭疽外,一般不会人传人,抗生素可有效治疗炭疽,三种类型的炭疽均有可能致死,治疗及时可治愈。
炭疽的临病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坏死及特异的黑痂或者表现为肺部、肠道或脑膜的急性感染有时伴有炭疽杆菌性败血症。潜伏期一般为1——5日。
炭疽杆菌在外环境中易芽孢,且具有长期自下而上的能力,因此一直作为想的细菌战剂。
预防炭疽特别是预防生物恐怖性炭疽,首先必须提高警惕,严密注意可疑传染源物品(如带菌的邮件,可疑食物和其他形式的病菌污染物),严格管理传染源,其次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对牧畜的检疫,加强对饮食、饮水的监管理,最后应保护易感者,对于高危人群可接种炭疽菌苗。
为了有效控制炭疽生物恐怖紧急事件,防止突发疫情,特制定本预案: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构、明确职责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提高警惕,一旦发生生物恐怖事件和紧急疫情,应尽快成立紧急应对和疫情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当地政府统一领导,协调卫生、财政、宣传、工商、教育、公安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与分工,做好各项预防与控制措施落到实处。
二、技术力量及经费,药品、器械等物资保障
保障有一支精干而专业的技术人员队伍,应对生物恐怖事件所需物资及经费应由当地政府统一协调解决,做好紧急控制疫情所需的疫苗,治疗药品,消毒药械等的贮备。
三、技术措施
1、疫情报告
(1)教育群众,社会各界人员卫生防疫及临床医务工作者,发现以下情况时应立即报告当地疾病控制和公安部门。
(2)不明来源的异常信件及包裹,或其内容物不应出现在正常的邮件中;
不明来源的飞行器或可疑的人员,进行不合常理的喷洒活动,喷洒的物质有怪异气味;
(3)食草的牲畜异常大量死亡牲畜的口鼻及其他腔道开口处有血液流出;
(4)短期内了现多例发热病人,其中一些病人的皮肤上出现有黑色坚硬焦痂、不痛的溃疡,溃疡周围水肿明显;
其他可疑情况
当地卫生院接到炭疽生物恐怖事件或相关疫情后,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迅速逐级报告上级部门,同时报告当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公安部门。
2、高危人群的防范
应特别注意从事分拣、开拆信件和包裹等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要求穿着工作服,佩带手套和口罩,接到可疑信件或包裹不要拆开,应立即封存并立即报告。
3、疫点疫区的处理
疫区的家禽家畜要严格管理,实行圈养,避免人畜混居,禽畜粪便要集中堆放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重点疫区坚持畜间免疫接种,对从事高危职业人群及相关人员做好预防接种。/一般不主张大面积的群众性疫苗接种和预防投药。
对被确定为炭疽芽孢杆菌污染物品的接触者或炭疽病人接触者,应给与抗生素预防。
动员炭疽病死者亲属丧事从简,并将尸体火化,对病人使用的物品及环境进行彻底消毒。一般情况不需实施疫区封锁。
4、病人及接触者的治疗
首先青霉素G钠盐静注,恶性皮肤炭疽用量为800——1000万U/日,治疗肺炭疽及发败血症、脑膜炎用量为1000——2000万U/日,静脉滴注,并可加用氯霉素2克/日,分3次静脉滴注或环丙沙星250毫克,2次/日,静滴或口服,两种抗生素联合治疗,疗程两周以上。
对症治疗措施(1)皮肤炭疽,局总用1:200高锰酸钾液温敷,不用油纱布或涂以1%龙胆素,2%碘伏,切忌挤压或切开引流,以防细菌扩散;(2)败血症,可以给激素,如氢化可的松200——300毫克静脉滴注,缓解中毒症状,防止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G)和感染性休克;(3)脑膜炎,按化脓性脑膜炎处理,积极降温止痉、脱水、降颅压等,防止呼吸衰竭和脑疝;(4)高热,一般均需从静脉补充液体,发现DIC时在监视凝血时间情况下,给予肝素及潘生丁;(5)重症炭疽病人,及早预防心功能不全,优先考虑预防性给予快速强心制剂毒毛旋花子或毛花苷丙。
5、污染物品的消毒:如果确实检出炭疽芽孢杆菌,检出细菌的物件应在公安机关取证后,焚烧或高压灭菌,其他物品价值不高者尽可能焚烧,来能毁者以环氧乙烷消毒,病人及接触者穿着的表面衣物应焚毁。
污染外环境的消毒:以含氯或戌二醛的消毒剂反复处理,直到连续3次采样不能检出炭疽芽孢杆菌为止。
病死牲畜的消毒:对因炭疽死亡的牲畜与其他动物的尸体不可肢解,在表面消毒后,尽可能整体焚毁。动物流了血液污染的土地,挖屈20厘米的土壤,与消毒剂5:1比例混合填回。被污染的土地禁止再度挖掘和用于畜牧。
6、宣传教育
利用实当形式开展宣传教育使群众知道炭疽是一种可以预防,可治疗的疾病,一旦发生疫情,不要惊慌,应积极配合防疫人员处理情况,如易感染炭疽,应积极尽早配合治疗自觉做到对感染炭疽的动物不屠宰、不剥食、不销售。
7、培训
迅速开展对卫生人员的技术培训,尽早掌握一炭疽疫情的处理预防措施,病人诊断。治疗等方面的指示。
8、加强事件处理的总结工作
如发生疫情处理完毕后,要尽快向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告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