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野牛沟乡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始终保持生态优先发展政治定力,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省州县委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以“四个突出”强化保护绿水青山,实现造福于民。
禁牧封育突出“严”字。自草原禁牧工作开展以来,严格按照禁牧封育、草畜平衡要求,充分发挥禁牧管护工作队、草原生态管护员作用,进行集中禁牧巡山150余次,出动车辆200余车次,出动人次近4000人次,巡查里程达近40000公里。对全乡重点区域的禁牧草场进行拉网式排查,处理偷牧事件60余起,经过两轮禁牧,休牧草场产草量提高了50%,牧草平均高度增加6厘米,植被平均盖度提高40%,水源涵养能力进一步提高。
“清四乱”工作突出“实”字。开展“清四乱”专项行动,进一步落实河长制工作,促进河长制从“有名”到“有实”、从“见河长”到“见实效”转变,联合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对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河湖管理保护问题开展清理,取得了良好成效,在全乡范围内打捞河漂垃圾207.6吨,持续推进河道长治久清保卫战。
矿山治理突出“广”字。按照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再次回头看”安排,针对全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拉网式排查,开展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巡查,全乡25处矿山企业和砂石料场关停,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效果明显,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下一步,野牛沟乡将对标对表省州县委决策部署,坚决把生态保护的责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从讲政治的高度履行好生态保护责任,用实际行动确保党中央和省委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严格执行乡、村、社三级河长管理机制,发动生态管护员,厘清责任清单,明确责任落实。依托“山水林田湖草”项目和祁连山生态保护工程,加强和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加大对黑河流域管护巡查和辖区生态环境整治工作,切实保护好黑河流域的绿水青山。
生态修复突出“深”字。沙龙滩地区由于该区域海拔高、生态脆弱,加之种种因素因素,该区域90万亩草场出现不同程度退化,其中35万亩草场退化为黑土滩、55万亩草场出现中度退化,为防止沙龙滩区域生态环境继续恶化,从2015年开始,野牛沟乡在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紧紧围绕“生态立省”的战略,依托祁连山、退牧还草、生态补奖、试验区建设“四大工程”,加大对沙龙滩地区黑土滩治理力度,通过采取“集中投入、连片治理”等多种形式进行保护与利用,并加大法治体系支撑,不断完善体制创新机制,使沙龙滩地区初步形成了“禁牧封育、草畜联动”草地资源保护与利用新格局。经过4年的整治,黑土滩累计投资2970万元,治理黑土滩14万亩,草地植被覆盖度从10%提高到80%以上,牧草平均高度达到50厘米以上,平均亩产鲜草由治理前的50公斤左右提高到现在的350公斤以上,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租赁草场大浪村收益817600元集体经济收入;群众每户收益草墩2367个,共计约200吨,共计收益40万元。同时,草茬子放牧牛11000余头,放牧总面积11万亩,群众受益约200万元,将“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付诸于实践,紧紧与群众生产生活联系在一起,最大程度发挥生态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