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祁连概况 领导风采 政务动态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交流 热点专题 应急管理
         
        首页 > 政务动态 > 外媒摘要
        【今日头条】祁连:央隆牧民的“讲究”生活
        来源:    时间:2020年06月24日    

        六月的央隆草原,绿意葱茏,走进草原深处的牧民人家,乡亲们都说这几年的生活变化大,不仅脱了贫,通了电,日子越来越红火,而且随着移风易俗活动在牧区的开展,家家户户的生活也越来越“讲究”了。

        托勒村党员活动室窗明几净,鲜艳的党旗下引人注目的一排排摆放整齐的《中国共产党条例》《基层党建》等党内法规文件和书籍。自从2018年活动室修建起来后,除了开展日常党员活动外,群众光顾的几乎很少。“今年大电也通给了,活动室有电了,干啥都方便了。而且活动室外面就是文化广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就方便多了……”。疫情虽说缓解了一下,但是形势还是比较严重,疫情期间好多人家办宴席都被暂停了,现在如果在活动室前面广场办的话,比在饭店估计安全也省钱”。乡党委书记多布旦才让在和村长完德的寒暄中表明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站在一旁的牧民万玛听到对话后,在回家的路上边想边合计,晚饭后就立马跟家人商量后,决定在活动室前面给自己孩子过个不一样的“剃头宴”,天一亮他就到村长家商量办宴席事宜。

        “剃头宴”当天,万玛家所有亲戚朋友们纷纷如约而至。还有好多群众都慕名而来,都想“开开眼”。村党支部书记朋毛才郎说:“在这里办宴席,虽然比不上酒店气派,但省时省事又省钱…”,大家都对这种方式赞不绝口。

        “在这里办宴席,我们只用交点电费,桌椅板凳都免费使用。我们自己准备牛羊肉和蔬菜,借用活动室炉火做饭,每桌饭菜比在大酒店节省六七百元。”万玛的妻子尕玛措说:“不仅自己省事,来参加宴席的亲戚们也省事了。要是去县城饭店,开车往返得一天,加上油费上百元,这里离家近,中午吃个便饭不耽误下午回去放牧。”

        “以前办宴席讲排场、讲面子,都是‘瞎讲究’。怎么能吃得健康又少花钱,才是真讲究。”吃宴席的桑杰说。

        近年来,央隆乡以法为词,制度为曲,服务为拍,通过移风易俗“正负”典型对比制,创造性地开展移风易俗促基层治理工作,全乡基层治理工作形成了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服务零距离的良好格局。

        “自从托勒牧场撤掉后,再也没见过这么多人聚在一起。之前我们想的是怎么填饱肚子,现在生活好了,就讲究起来了,越讲究就越发现其实简单就是讲究”60多岁阿依能毛笑得合不拢嘴的说道。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央隆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正随着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坚实步伐而日益迫切。我们要引导群众继续弘扬,通过基层组织发动、党员干部带动,群众监督群众的方式,让清爽的新风吹遍央隆”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坚措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