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北财政:聚焦群众关切 确保党史学习教育掷地有声 |
|
|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海北州财政局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贯穿全年的重大政治任务,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坚持高标准安排、高质量推进、高要求落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具体行动,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力助推了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根植红色热土,汲取党史“营养”
州财政局充分运用丰富的红色资源、党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组织党员干部走进原子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缅怀先烈•传承精神”红色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瞻仰烈士敬礼默哀,向革命先烈宣誓,珍惜今天,牢记荣辱观,勇于担当、奋发图强;走进尕布龙时代楷模纪念馆、东达村村史馆、小高陵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海原子城纪念馆等地,开展“学习经典党史•寻访红色足迹”“学史感党恩•永远跟党走”及“寻访红色印记•传承红色精神”等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补足精神之钙,筑牢立身之本
州财政局坚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构建起学习教育的长效机制。以“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等为载体,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把握历史新机遇,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周周学,天天读”,在“三会一课”及每周五召开例行学习会的基础上,开办了“海北州财政局智慧党建综合学习平台”,引导全体干部职工通过“学习强国”“青海干部网络学院”“党员远程教育”等网络平台,积极参与理论学习和网上答题学习;先后举办“学党史、讲党史”为主题的全州财政系统演讲比赛和州财政局党史知识、财政知识竞赛,成立青年干部学习小组,不断增强干部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提升干部素质能力。期间,共组织开展集中学习36次,局领导干部讲专题党课3次,邀请州党校老师开展党史专题讲座3次,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7次,局各科室、青年干部学习小组共制定调研课题13个。州财政局认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梳理群众急难愁盼、亟需解决的民生问题事项,真正使“问题清单”变成了群众满意的“幸福账单”。借助社保卡载体,搭建社保卡平台,有序推进“一卡通”规范管理。梳理、汇总、公布州县惠农惠民财政补贴“一卡通”八大类70余项,激活社保卡258186张,激活率达98%,规范发放一卡通资金2.7亿元、覆盖发放占比达55%;创新推出“兴农保”业务,为387家农牧户申请“兴农保”担保贷款6898万元,解决了农牧户贷款难的瓶颈,促进了农牧户持续增产增收,助推海北州乡村振兴和实体经济发展。
聚焦成果转化,服务经济发展
州财政局始终树牢“民生财政”观,把改善民生作为财政工作首要任务,把保基本民生放在财政保障优先位置,把有限的财政资金主要投向民生领域,使财力对教育、劳动就业保障、医疗卫生、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住房、交通等民生领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的80%以上,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社会保障与就业各项补助资金11.45亿元;落实疫苗接种费用320万元,其中,安排居民免费接种疫苗费用165万元;落实疫情防控物资和核酸检测费用415万元,全力保障了常态化疫情防控。截至今年10月,全州已完成财政收入4.99亿元,同比增长10.94%,其中地方税收3.55亿元,增长5.97%,预计全年可全面完成5.4亿元的财政收入预期目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