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晚,海北州赴聊城文化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聊城市影剧院上演。10个来自海北州、刚察县等歌舞团的“非遗”展演节目精彩亮相,他们用激昂的歌声、动人的舞姿,表达海北各族人民对齐鲁援青的感动与感恩。
“希望通过呈现展示,增进山东人民对海北地域文化的了解,增加鲁青两地人民的友谊,使更多的人走进海北、感受海北、爱上海北……”随着主持人的解说,演出开始。
在海北34389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孕育着多个民族的儿女,他们的服饰独具韵味。闪烁的彩灯搭配轻快的鼓点,舞台上舒展飘逸、雄风凛凛的藏袍,清新秀丽、精悍潇洒的蒙古袍,鲜艳多彩、妩媚俊俏的撒拉服徐徐展现出海北高原独有的元素魅力。这场古朴原始的服饰表演令观众大开眼界。
歌伴舞《巴西咕溜溜》或高亢嘹亮,或款款曼妙,充分表现出撒拉族青年男女之间纯真的爱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给观众们无限的遐想。《初心永恒》传唱着青海和齐鲁头顶同一片蓝天,携手踏上金银滩的使命和初心。
一曲曲浓郁民族风格的歌舞,一个个精湛表演的美好瞬间……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由马头琴、龙头琴、曼陀铃、托布秀儿少数民族乐器演奏的民族弹唱《和谐幸福家园》,欢快的旋律与动感的舞步交相辉映,刻画出海北各民族团结向上的生动场景。“‘非遗’不仅体现出一个地方的文化底蕴,更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有时间一定要去海北亲自感受一下那里浓郁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去体验特色民族服饰。”看完弹唱表演后,聊城大学学生朱晓霞激动地说。
整场演出在华丽恢弘的安多藏戏中落下帷幕,海北-山东双向文化交流活动至此圆满结束。此次活动以“非遗”展演、图片展示、地方特色产品展示等多种形式,向山东济南、滨州、聊城市民全方位、多角度,生动立体地展现了海北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
共饮黄河水,鲁青一家亲。依靠党的援青政策,鲁青两地各族儿女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中,手拉手携手共建,东西部并肩前行的大幕永不落幕。 |